招生热线:4001 888 119

全国

清大东方消防人才的摇篮

专注消防培训17年,消防培训行业领跑者。
清大东方服务号
    新闻中心
    热对流详解(消防设施操作员知识点)
       热对流是指热量通过流动介质,由空间的一处传播到另一处的现象。   根据引起热对流的原因而论,分为自然对流和强制对流两种方式(1)自然对流。它是指流体的运动是由自然力所引起的,也就是因流体各部分的密度不同而引起的。如高温设备附近空气受热膨胀向上流动及火灾中高温热烟的上升流动,而冷(新鲜)空气则与其作相反方向流动。(2)强制对流。它是指流体微团的空间移动是由机械力引起的。如通过鼓风机、压缩机、泵等,使气体、液体产生强制对流。火灾发生时,若通风机械还在运行,就会成为火势蔓延的途径。使用防烟、排烟等强制对流设施,就能抑制烟气扩散和自然对流。地下建筑发生火灾,用强制对流改变风流或烟气流的方向,可有效地控制火势的发展,为最终扑灭火灾创造有利条件。(3)气体对流。气体对流对火灾发展蔓延有极其重要的影响,燃烧引起了对流,对流助长了燃烧;燃烧愈猛烈,它所引起的对流作用愈强;对流作用愈强,燃烧愈猛烈。   热对流是影响初期火灾发展的最主要因素。实验证明:热对流速度与通风口面积和高度成正比。:通风孔洞愈多,各个通风孔洞的面积愈大、愈高,热对流速度愈快;风能加速气体对流。风速愈大,不仅对流愈快,而且能使房屋表面出现正负压力,在建(构)筑物周围形成旋风地带;风向改变,会改变气体对流方向;燃烧时火焰温度愈高,与环境温度的温差愈大,热对流速度愈快。
    2019-07-30
    80505
    气体物质的燃烧特点(消防设施操作员知识点)
       可燃气体的燃烧不需要像固体、液体物质那样需经熔化、蒸发等相变过程,而在常温常压下就可以任意比例与氧化剂相互扩散混合,完成燃烧反应的准备阶段。气体在燃烧时所需热量仅用于氧化或分解,或将气体加热到燃点,因此容易燃烧且燃烧速度快。根据气体物质燃烧过程的控制因素不同,其燃烧有以下两种形式:1.扩散燃烧  可燃气体从喷口(管道口或容器泄漏口)喷出,在喷口处与空气中的氧边扩散混合、边燃烧的现象,称为扩散燃烧。其燃烧速度主要取决于可燃气体的扩散速度。气体(蒸气)扩散多少,就烧掉多少,这类燃烧比较稳定。例如管道、容器泄漏口发生的燃烧,天然气井口发生的井喷燃烧等均属于扩散燃烧。其燃烧特点为扩散火焰不运动,可燃气体与气体氧化剂的混合在可燃气体喷口进行。对于稳定的扩散燃烧,只要控制得好,便不至于造成火灾,一旦发生火灾也易扑救。2.预混燃烧  可燃气体与助燃气体在燃烧之前混合,并形成一定浓度的可燃混合气体,被引火源点燃所引起的燃烧现象,称为预混燃烧。这类燃烧往往造成爆炸,也称爆炸式燃烧或动力燃烧。影响气体燃烧速度的因素主要包括气体的组成、可燃气体的浓度、可燃混合气体的初始温度、管道直径、管道材质等,许多火灾、爆炸事故是由预混燃烧引起的,如制气系统检修前不进行置换就烧焊,燃气系统开车前不进行吹扫就点火等。
    2019-07-30
    84373
    懂得燃烧3个必要条件,降低家庭火灾发生概率。
    燃烧现象十分普遍,但任何物质发生燃烧,都有一个由未燃烧状态转向燃烧状态的过程。燃烧过程的发生和发展都必须具备以下三个必要条件,即:可燃物、助燃物(又称氧化剂)和引火源。1.可燃物(1)可燃物的含义凡是能与空气中的氧或其他氧化剂起燃烧反应的物质,均称为可燃物。(2)可燃物的类型自然界中的可燃物种类繁多,若按其物理状态分,有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类可燃物。   固体可燃物。凡是遇明火、热源能在空气(氧化剂)中燃烧的固体物质,都称为可燃固体。如棉、麻、木材、稻草等天然纤维,稻谷、大豆、苞米等谷物及其制品,涤纶、维纶、锦纶、腈纶等合成纤维及其制品,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等合成树脂及其制品,天然橡胶、合成橡胶及其制品等。   液体可燃物。凡是在空气中能发生燃烧的液体,都称为可燃液体。液体可燃物大多数是有机化合物,分子中都含有碳、氢原子,有些还含有氧原子。其中有不少是石油化工产品,有的产品本身或其燃烧时分解产物都具有一定的毒性。   气体可燃物。凡是在空气中能发生燃烧的气体,都称为可燃气体。可燃气体在空气中需要与空气的混合比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即燃烧最低浓度),并还要一定的温度(即着火温度)才能发生燃烧。   此外,有些物质在通常情况下不燃烧,但在一定的条件下又可以燃烧。如:赤热的铁在纯氧中能发生剧烈燃烧;赤热的铜能在纯氯气中发生剧烈燃烧;铁、铝本身不燃,但把铁、铝粉碎成粉末,不但能燃烧,而且在一定条件下还能发生爆炸。2.助燃物   凡与可燃物质相结合能导致燃烧的物质称为助燃物(也称氧化剂)。通常燃烧过程中的助燃物主要是氧,它包括游离的氧或化合物中的氧。空气中含有大约21%的氧,可燃物在空气中的燃烧以游离的氧作为氧化剂,这种燃烧是最普遍的。此外,某些物质也可作为燃烧反应的助燃物,如氯、氟、氯酸钾等。也有少数可燃物,如低氮硝化纤维、硝酸纤维的赛璐珞等含氧物质,一旦受热后,能自动释放出氧,不需外部助燃物就可发生燃烧。3.引火源   凡使物质开始燃烧的外部热源,统称为引火源(也称着火源)。引火源温度越高,越容易点燃可燃物质。根据引起物质着火的能量来源不同,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引火源通常有明火、高温物体、化学热能、电热能、机械热能、生物能、光能和核能等。 
    2019-07-23
    69304
    固体物质的燃烧特点(消防设施操作员知识点)
      固体可燃物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由于其分子结构的复杂性、物理性质的不同,其燃烧方式也不相同。主要有下列四种方式:1.表面燃烧   蒸气压非常小或者难于热分解的可燃固体,不能发生蒸发燃烧或分解燃烧,当氧气包围物质的表层时,呈炽热状态发生无焰燃烧现象,称为表面燃烧。其过程属于非均相燃烧,特点是表面发红而无火焰。如木炭、焦炭以及铁、铜等的燃烧则属于表面燃烧形式。2.阴燃  阴燃是指物质无可见光的缓慢燃烧,通常产生烟和温度升高的迹象。  某些固体可燃物在空气不流通、加热温度较低或含水分较高时就会发生阴燃。这种燃烧看不见火苗,可持续数天,不易发现。易发生阴燃的物质,如成捆堆放的纸张、棉、麻以及大堆垛的煤、草、湿木材等。  阴燃和有焰燃烧在一定条件下能相互转化。如在密闭或通风不良的场所发生火灾,由于燃烧消耗了氧,氧浓度降低,燃烧速度减慢,分解出的气体量减少,即可由有焰燃烧转为阴燃。阴燃在一定条件下;如果改变通风条件,增加供氧量或可燃物中的水分蒸发到一定程度,也可能转变为有焰燃烧。火场上的复燃现象和固体阴燃引起的火灾等都是阴燃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有焰分解燃烧的例子。3.分解燃烧   分子结构复杂的固体可燃物,由于受热分解而产生可燃气体后发生的有焰燃烧现象,称为分解燃烧。如木材、纸张、棉、麻、毛、丝以及合成高分子的热固性塑料、合成橡胶等的燃烧就属这类形式。4.蒸发燃烧   熔点较低的可燃固体受热后融熔,然后与可燃液体一样蒸发成蒸气而发生的有焰燃烧现象,称为蒸发燃烧。如石蜡、松香、硫、钾、磷、沥青和热塑性高分子材料等的燃烧就属这类形式。
    2019-07-23
    79952
    火灾死人事件中,至少70%人是被烟气干掉的。
       最近新闻推广这么一个文章,说一个家庭发生火灾,49岁的妈妈从楼上跳下逃生,最终抢救无效死亡,2个11岁孩子在火被扑灭后,无明显生命特征......   对于家庭火灾来讲,其实是有逃生时间的,但是很短暂,只要慢那么半分钟,这个机会就消失了,因为,有一个叫“烟气”的家伙,它会阻断你最后逃生之路。(一)烟气的含义由燃烧或热解作用所产生的悬浮在大气中,可见的固体和(或)液体微粒总和称为烟气。(二)烟气的产生当建、构筑物发生火灾时,建筑材料及装修材料、室内可燃物等在燃烧时所产生的生成物之一是烟气。不论是固态物质或是液态物质、气态物质在燃烧时,都要消耗空气中大量的氧,并产生大量炽热的烟气。(三)烟气的危害性火灾产生的烟气是一种混合物,其中含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氰等大量的各种有毒性气体和固体碳颗粒。其危害性主要表现在烟气具有毒害性、减光性和恐怖性。1.烟气的毒害性人生理正常所需要的氧浓度应大于16%,而烟气中含氧量往往低于此数值。有关试验表明:当空气中含氧量降低到15%时,人的肌肉活动能力下降;降到10%-14%时,人就四肢无力,智力混乱,辨不清方向;降到6%-10%时,人就会晕倒;低于6%时,人接触短时间就会死亡。据测定,实际的着火房间中氧的最低浓度可达到3%左右,可见在发生火灾时人们要是不及时逃离火场是很危险的。另外,火灾中产生的烟气中含有大量的各种有毒气体,其浓度往往超过人的生理正常所允许的最高浓度,造成人员中毒死亡。试验表明:一氧化碳浓度达到1%时,人在1min内死亡;氢氰酸的浓度达到270ppm,人立即死亡;氯化氢的浓度达到2000ppm以上时,人在数分钟内死亡;二氧化碳的浓度达到20%时,人在短时间内死亡。2.烟气的减光性可见光波的波长为0.4µm~0.7µm,一般火灾烟气中烟粒子粒径为几微米到几十微米,即烟粒子的粒径大于可见光的波长,这些烟粒子对可见光是不透明的,其对可见光有完全的遮蔽作用,当烟气弥漫时,可见光因受到烟粒子的遮蔽而大大减弱,能见度大大降低,这就是烟气的减光性。3.烟气的恐怖性发生火灾时,火焰和烟气冲出门窗孔洞,浓烟滚滚,烈火熊熊,使人产生了恐怖感,有的人甚至失去理智,惊慌失措,往往给火场人员疏散造成混乱局面。
    2019-07-23
    68740
    室外消防给水系统的类型(消防设施操作员知识点)
       消防泵是整个消防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按水压不同可分为3类,按泵的用途可分为4类,具体如下:一、按水压不同分类(1)室外低压消防给水系统   室外低压消防给水系统,指系统管网内平时水压较低,一般只负担提供消防用水量,火场上水枪所需的压力,由消防车或其他移动式消防水泵加压产生。一般城镇和居住区多为这种系统。采用低压消防给水系统时,其管道内的供水压力应保证灭火时最不利点消火栓处的水压不小于0.1MPa(从室外地面算起)。(2)室外临时高压消防给水系统   室外临时高压消防给水系统,指系统管网内平时水压不高,发生火灾时,临时启动泵站内的高压消防水泵,使管网内的供水压力达到高压消防给水管网的供水压力要求。一般在石油化工厂或甲、乙、丙类液体、可燃气体储罐区内多采用这种系统。(3)室外高压消防给水系统   室外高压消防给水系统指无论有无火警,系统管网内经常保持足够的水压和消防用水量,火场上不需使用消防车或其他移动式消防水泵加压,直接从消火栓接出水带、水枪即可实施灭火。在有可能利用地势设置高地水池时,或设置集中高压消防水泵房,可采用室外高压消防给水系统。采用室外高压消防给水系统时,其管道内的供水压力应能保证在生产、生活和消防用水量达到最大用水量时,布置在保护范围内任何建筑物最高处水枪的充实水柱仍不小于10m。二、按用途不同分类(1)生产、生活、消防合用给水系统   生产、生活、消防合用给水系统,指居民的生活用水、工厂企业的生产用水及城镇的消防用水统一由一个给水系统来提供。一般城镇都采用这种消防给水系统形式,因此,该系统应满足在生产、生活用水量达到最大时,仍能供应全部的消防用水量。采用生活、生产、消防合用给水系统可以节省投资,且系统利用率高,特别是生活、生产用水量大而消防用水量相对较小时,这种系统更为适宜。但应该指出,目前我国许多城市缺水现象严重,消防用水量难以满足,存在着消火栓数量不够、水压不足的问题,针对这种情况,应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例如可视具体情况考虑设置一些必要的储存消防用水设施。(2)生产、消防合用给水系统   在某些企事业单位内,可设置生产、消防共用一个给水系统,但要保证当生产用水量达到最大小时流量时,仍能保证全部的消防用水量,并且还应确保消防用水时不致引起生产事故、生产设备检修时不致引起消防用水的中断。生产用水与消防用水的水压要求往往相差很大,在消防用水时可能影响生产用水,或由于水压提高,生产用水量增大而影响消防用水量。因此,在工厂企业内较少采用生产用水和消防用水合并的给水系统,而较多采用生活用水和消防用水合并的给水系统,并辅以独立的生产给水系统。(3)生活、消防合用给水系统   城镇和机关事业单位内广泛采用生活用水和消防用水合并的给水系统。这种系统形式可以保持管网内的水经常处于流动状态,水质不易变坏,而且在投资上也比较经济,并便于日常检查和保养,消防给水较安全可靠。采用生活、消防合用的给水系统,当生活用水达到最大小时流量时,仍应保证全部消防用水量。(4)独立的消防给水系统   工业企业内生产和生活用水较小而消防用水量较大时,或生产用水可能被易燃、可燃液体污染时,以及易燃液体和可燃气体储罐区,常采用独立的消防给水系统。独立消防给水系统只在灭火时才使用,投资较大,因此,往往建成临时高压给水系统。
    2019-07-16
    69351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类型(消防设施操作员知识点)
       对于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学习过清大东方消防设施操作员课程的学员自然不陌生,小编我在这里只说3类比较被广泛使用系统,即:雨淋系统、水幕系统、湿式系统。第一类:雨淋系统   雨淋系统是指由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或传动管控制,自动开启雨淋阀和启动消防水泵后,向开式酒水喷头供水的自动喷水灭火系统。雨淋系统由开式喷头、雨淋阀启动装置、雨淋阀组、管道以及供水设施等组成。如图7—11所示。雨淋阀入口侧与进水管相通,出口侧接喷水灭火管路,平时雨淋阀处于关闭状态。发生火灾时,雨淋阀开启装置探测到火灾信号后,通过传动阀门自动地释放掉传动管网中有压力的水,使传动管网中的水压骤然降低,于是雨淋阀在进水管的水压推动下瞬间自动开启,压力水便立即充满灭火管网,系统上所有开式喷头同时喷水,可以在瞬间喷出大量的水,覆盖或阻隔整个火区,实现对保护区的整体灭火或控火。   具有下列条件之一的场所,应采用雨淋系统:火灾的水平蔓延速度快、闭式喷头的开放不能及时使喷水有效覆盖着火区域,室内净空高度超过闭式系统最大允许净空高度,且必须迅速扑救初期火灾;严重危险级Ⅱ级。第二类:水幕系统   水幕系统是指由开式洒水喷头或水幕喷头、雨淋阀组或感温雨淋阀,以及水流报警装置(水流指示器或压力开关)等组成(图7—12),用于挡烟阻火和冷却分隔物的喷水系统。水幕系统按其用途不同,分为防火分隔水幕(密集喷洒形成水墙或水帘的水幕)和防护冷却水幕(冷却防火卷帘等分隔物的水幕)两种类型。   水幕系统适用在下列部位设置:设置防火卷帘或防火幕等简易防火分隔物的上部;不能用防火墙分隔的开口部位(如舞台口);相邻建筑物之间的防火间距不能满足要求时,建筑物外墙上的门、窗、洞口处;石油化工企业中的防火分区或生产装置设备之间。第三类:湿式系统   湿式系统是指准工作状态时管道内充满用于启动系统的有压水的闭式系统。湿式系统由闭式喷头、湿式报警阀组、管道系统、水流指示器、报警控制装置和末端试水装置、给水设备等组成,如图7-7所示。其工作原理为:火灾发生时,火源周围环境温度上升,火焰或高温气流使闭式喷头的热敏感元件动作,喷头被打开喷水灭火。此时,水流指示器由于水的流动被感应并送出电信号,在报警控制器上显示某一区域已在喷水,湿式报警阀后的配水管道内的水压下降,使原来处于关闭状态的湿式报警阀开启,压力水流向配水管道.随着报警阀的开启,报警信号管路开通,压力水冲击水力警铃发出声响报警信号,同时,安装在管路上的压力开关接通发出相应的电信号,直接或通过消防控制中心自动启动消防水泵向系统加压供水,达到持续自动喷水灭火的目的。   湿式系统是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中最基本的系统形式,在实际工程中最常用。其具有结构简单,施工、管理方便,灭火速度快,控火效率高,建设投资和经常管理费用省,适用范围广等优点,但使用受到环境温度的限制,适用于环境温度不低于4℃且不高于70℃的建(构)筑物。
    2019-07-16
    64199
    水喷雾灭火系统的设置场所(消防设施操作员知识点)
       现行国家标准《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钢铁冶金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414以及《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183规定,下列场所和部位宜设置水喷雾灭火系统:1.高层民用建筑内的可燃油油浸电力变压器、充可燃油的高压电容器和多油开关室等房间。2.单台容量在40MVA及以上的厂矿企业油浸电力变压器、单台容量在90MVA及以上的油浸电厂电力变压器,或单台容量在125MVA及以上的独立变电所油浸电力变压器。3.飞机发动机试验台的试车部位。4.钢铁冶金企业内的单台设备油量100kg以上的配电室、大于等于8MVA且小于40MVA的油浸变压器室、油浸电抗器室、有可燃介质的电容器室,单台容量在40MVA及以上的油浸电力变压器,单台容量在125MVA及以上的总降压变电所油浸电力变压器,总装机容量>400kVA的柴油发电机房,电气地下室、厂房内的电缆隧(.廊)道、厂房外的连接总降压变电所[或其他变(配)电所)的电缆隧(廊)道、建筑面积>500m2的电缆夹层,厂房外长度>100m的非连接总降压变电所[或其他变配电所)且电缆桥架层数≥4层的电缆隧(廊)道,建筑面积>500m2的电缆夹层,与电缆夹层、电气地下室、电缆隧(廊)道连通或穿越3个及以上防火分区的电缆竖井,储油总容积≥2m3的地下液压站和润滑油站(库),储油总容积≥10m3的地下油管廊和储油间,距地坪标高24m以上且储油总容积≥2m3的平台封闭液压站房,距地坪标高24m以下且储油总容积)≥10m3的地上封闭液压站和润滑油站(库),热连轧高速轧机机架(未设油雾抑制系统)。5.天然气凝液、液化石油气罐区总容量大于50m3或单罐容量大于20m3时。
    2019-07-16
    63916
    逃生避难器材按器材结构分类(消防设施操作员知识点)
       对于逃生避难器材,按器材结构基本上可分为4大类,每个类别中按功用的细节不同,又做了详细的划分,具体如下。1.绳索类(1)逃生缓降器(又称救生缓降器)   逃生缓降器是一种使用者靠自重以一定的速度自动下降并能往复使用的逃生器材,由安全钩、安全绳、绳索、调速器、金属连接件及绳索卷盘等组成,(2)应急逃生器   应急逃生器是指使用者靠自重以一定的速度下降且有刹车功能的一次性使用的逃生器材,由操作手柄、速度控制机构、绳索、下滑控制机构等构成,(3)逃生绳   逃生绳是指供使用者手握滑降逃生的纤维绳索。它是用友一定强度且有较好耐火性的麻类等天然纤维制作而成,是从楼房或其他高出逃生或救人使用的最简单器材。2、滑道类   即逃生滑道,指使用者靠自重以一定的速度下滑逃生的一种柔性通道,由柔性材料为主制成的带有特殊阻尼套的长条形通道式结构。救生滑道的工作原理是利用阻尼层对下滑人员产生横向阻力来减慢下滑速度,使得下滑人员安全着陆。逃生滑道通常安装在建筑物内,也可以随举高消防车使用。使用逃生滑道滑降逃生,人员下落速度平缓,且不会受到炙热、燃烧和烟熏的伤害,老幼病残者无需预先练习都可以成功地使用。3、梯类(1)固定式逃生梯   固定式逃生梯是指与建筑物固定连接,使用者靠自重以一定的速度自动下降并能循环使用的一种金属梯。它能在发生火灾或紧急情况时,在短时间内连续将高楼被困人员安全疏散至地面。(2)悬挂式逃生梯   悬挂式逃生梯是指展开后悬挂在建筑物外墙上供使用者自行攀爬逃生的一种软梯,其平时可收藏在包装袋内。该逃生梯主要由钢制梯钩、边索、踏板和撑脚组成。钩梯是使悬挂梯固定在建筑物上的金属构件。边索由钢丝绳、钢质链或阻燃型纤维编织带等制成。踏板是具有防滑条纹的圆管或方管。撑脚的作用是使悬挂式逃生梯能与墙体保持一定距离。4、呼吸器类   呼吸器类包括消防过滤时自救呼吸器和化学氧消防自救器两类。
    2019-07-16
    75602
    发生火情,报告火警的正确姿势(消防设施操作员知识点)
       在火灾发生时,及时报警是及时扑灭火灾的前提,这对于迅速扑救火灾、减轻火灾危害、减少火灾损失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消防法》规定:任何人发现火灾都应当立即报警。任何单位、个人都应当无偿为报警提供便利,不得阻拦报警。严禁谎报火警。“报告火警”,主要是指发现火灾后,应当立即拨打火警电话“119”。一、报火警的对象1.向公安消防队报警。公安消防队是灭火的主要力量,即使失火单位有专职消防队,也应向公安消防队报警,绝不可等个人或单位扑救不了再向公安消防队报警,以免延误灭火最佳时机。2.向单位(地区)专职、义务消防队报警。很多单位有专职消防队员,并配置了消防车等消防装备。单位一旦有火情发生,要尽快向其报警,以便争取时间投入灭火战斗。3.向受火灾威胁的人员发出警报,以便他们迅速做好疏散准备尽快疏散。二、报火警的方法报火警时可根据条件分别采取以下方法进行:1.使用电话拨“119”向公安消防队报警;报警之后,应派人到路口接应消防车进入火灾现场。2.装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场所,在火灾发生时会自动报警。没有安装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场所,可以根据条件采取下列方法报警:使用警铃、汽笛或其他平时约定的报警手段报警;3.使用应急广播系统,利用语音喇叭迅速通知被困人员。三、报火警的内容在拨打“119”火警电话向公安消防队报火警时,必须讲清以下内容:1.发生火灾单位或个人的详细地址。包括街道名称,门牌号码,靠近何处,附近有无明显的标志;大型企业要讲明分厂、车间或部门;高层建筑要讲明第几层等。总之,地址要讲得明确、具体。2.火灾概况。主要包括:起火的时间、场所和部位,燃烧物的性质、火灾的类型、火势的大小,是否有人员被困、有无爆炸和毒气泄漏等。3.报警人基本情况。主要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单位、联系电话号码等。第二节人员和物资的安全疏散
    2019-07-16
    67730
    发生火情时,人员安全疏散的方法(消防设施操作员知识点)
      消防设施操作员在实际工作中,会面临各式各样消防相关的事情,但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如果发生火情,应该怎么做好安全疏散的事情”。以下有摘自清大东方教材的6个方法及建议,希望对各位学员有所帮助。(一)稳定情绪,维护现场秩序  火灾时,在场人员有烟气中毒、窒息以及被热辐射、热气流烧伤的危险。因此,发生火灾后,首先要了解火场有无被困人员及被困地点和抢救的通道,以便进行安全疏散。有时人们虽然未受到火的直接威胁,但处于惊慌失措的紧张状态,有造成伤亡事故的危险,在喊话宣传稳定情绪的同时,也要尽快地组织疏散,撤离火灾现场。一般情况下,绝大多数的火灾现场被困人员可以安全疏散或自救,脱离险境。因此,必须坚定自救意识,不惊慌失措,冷静观察,采取可行的措施进行疏散自救。(二)鱼贯地撤离   疏散时,如人员较多或能见度很差时,应在熟悉疏散通道的人员带领下,鱼贯地撤离起火点。带领人可用绳子牵领,用“跟着我”的喊话或前后扯着衣襟的方法将人员撤至室外或安全地点。(三)做好防护,低姿撤离   在撤离火场途中被浓烟所围困时,由于烟雾一般是向上流动,地面上的烟雾相对地说比较稀薄,因此,可采取低姿势行走或匍匐穿过浓烟区的方法,如果有条件,可用湿毛巾等捂住嘴、鼻或用短呼吸法,用鼻子呼吸,以便迅速撤出浓烟区。(四)积极寻找各种逃生方法   在发生火灾时,首先应该想到通过安全出口、疏散通道和疏散楼梯迅速逃生。切勿盲目乱窜或奔向电梯(因为火灾时电梯的电源常常被切断,同时电梯井烟囱效应很强,烟火极易向此处蔓延)。在逃生的过程中,一旦人们蜂拥而出,造成安全出口的堵塞,或逃生之路被火焰和浓烟封住时,应充分利用建、构筑物内配备的消防救生器材或选择落水管道和窗户进行逃生。通过窗户逃生时,必须用窗帘或地毯等卷成长条,制成安全绳,用于滑绳自救,绝对不能急于跳楼,以免发生不必要的伤亡。(五)自身着火,快速扑打,不能奔跑   火灾时一旦衣帽着火,应尽快地把衣帽脱掉,切记不能奔跑,防止把火种带到其他场所,引起新的火点。当身上着火,着火人可就地倒下打滚,把身上的火焰压灭;在场的其他人员也可用湿麻袋、毯子等物把着火人包裹起来以窒息火焰;或者向着火人身上浇水,帮助受害者将烧着的衣服撕下;或者跳人附近池塘、小河中将身上的火熄掉。(六)保护疏散人员的安全,防止再入“火口”   火场上脱离险境的人员,往往因某种心理原因的驱使,不顾一切,想重新回到原处,急于被围困救出亲人,或怕珍贵的财物被烧,想急切地抢救出来等。这不仅会使他们重新陷入危险境地,且给火场扑救工作带来困难。因此,火场指挥人员应组织人安排好这些脱险人员、做好安慰工作,以保证他们的安全。
    2019-07-16
    75149
    其他栏目
    Copyright © 1996 - 2025 清大东方消防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沪ICP备2025110086号-2
    沪公网安备 31010702009330号
    联系电话
    4001-888-119
    微信公众号
    清大东方新视角
    消防课堂

         欢迎来到清大东方消防学校


        离您最近的校区:

       


    在线留言
    请正确填写以下信息内容,清大东方教育顾问将在两个工作日内回复您
    客服
    公众号
    小程序
    电话
    4001-888-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