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热线:4001 888 119
学员登录
在线报名
证书查询
全国
清大东方
消防人才的摇篮
专注消防培训17年,消防培训行业领跑者。
首页
关于我们
培训项目
消防设施操作员培训
初级
中级(监控操作)
中级(检测维修保养)
查看更多
社会消防安全教育培训
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
社会单位员工
查看更多
消防员培训
基础班
技能提高班
快捷取证班
骨干班
注册消防工程师培训
全科班
基础班
高级班
VIP
消防专业学历教育
消防工程技术
学习中心
新闻中心
业绩展示
联系我们
新闻中心
集团新闻
法律法规
行业新闻
消防科普
电动自行车是民生刚需,乱停乱放、飞线充电……,引发火灾的种种问题如何治理?
一、电动车火灾治理的客观逻辑 (一)电动车是民生刚需,从源头上一刀切禁止使用即不可能也不应该。 (二)虽然各类事故屡屡发生,但因电动车存量大,使用率高,防盗需要以及无处停放充电等原因,电动车违规停放充电在全国范围内仍然非常普遍。 (三)要搞源头治理,但仅仅靠源头治理解决不了问题,相当一部分电动车火灾是后期使用不当造成的。 (四)解决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难是治本之策,这个不展开论述。 (五)对飞线充电不要一刀切整治,在没有实实在在解决群众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需求前,对沿外墙飞线充电不宜做一刀切整治,以防合理充电需求被压缩到楼梯间和户内。 (六)标准太完美会迟滞电动车火灾隐患治理。新的电动车国标要求过于严格,导致外卖、物流等合理需求得不到满足,改装车盛行,部分地方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点建设标准堪称完美,导致找遍一个街道没有合适的场所可以建设。 二、电动车火灾治理的几项措施 笔者所在辖区政府两任分管领导都极度重视电动车火灾隐患治理,将电动车停放充电点建设作为今年学党史为民办实事的头号工程,做了大量工作,但辖区今年仍在楼梯间或户内发生五起电动车火灾,因此不敢妄言经验介绍,只是分享一些做法,希望能够与各位读者合力拯救一些生命。 (一)建设“房前屋后”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点。该类停放充电点重点解决老旧小区、出租屋户内和楼梯间停放充电的问题,配备充电柜、网络摄像头、锁车栏杆,依托屋檐等挡雨,十米左右的停放充电点的建设成本约为2000元,区政府补贴一半,由房东自主运营管理,经过测算,区政府计划共投入750万元左右,预计年底前建设停放充电位7.5万个,目前已建设充电点2037个,充电位合计40000个左右。 (二)在电动车违规停放充电易发多发的首层楼梯间、大堂等公共区域设置简易喷淋。笔者所在单位已组织了一次简易喷淋对楼梯间电动车火灾抑制效果的实验,初步效果明显,在全区已同步安装简易喷淋600多处,对火灾时人员逃生有重大意义。下一步争取在自来水压力、喷头安装位置、管道选材、保护面积等方面制定一套简单可行的标准,同时将单个楼梯间的成本控制在200元左右,为全面推广提供支撑。 (三)在电动车违规停放充电易发多发的出租屋、老旧住宅首层楼梯间内侧,喷涂“楼梯间着火、待在屋里更安全”等警示标语,目前在全区共喷涂各类警示标语17000余处,防止盲目逃生导致亡人,守住电动自行车火灾不亡人的底线。 (四)严肃火灾事故追责。辖区今年以来发生的五起室内或楼梯间、大堂电动自行车火灾,共行政拘留7人,行政处罚6人(次),立案处罚单位1家。 (五)通过辖区主要电动车品牌经销商制作“请勿在户内、首层楼梯间停放充电”,“请使用有3C标志的充电器”“请勿改变电池种类和加装大伏数电池”三类贴纸,分别张贴在电动车充电器、电池、启动钥匙下方三个位置,确保质量以及与车身颜色的协调性,达到长期精准宣传提示目的。 (六)推动辖区大型企业按标准规范建设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点。改变员工充电习惯,由在家充改为在单位充,由晚上充改为白天充,达到降低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隐患的目的。 (七)推动市场监管部门和属地镇街摸排电动自行车销售和维修店铺。辖区有关部门办理了五起销售超标电动自行车的行政案件,总共查处超标电动车货值几百万,大队同时进驻辖区电动车上牌群,常态化发布电动车火灾信息和追责案例,警示生产、销售企业。 三、电动自行车火灾整治的几点建议 (一)组织力量对典型电动车火灾进行延伸调查。通过火灾调查对销售非标车和违规改装电动车的行为进行全链条打击,借鉴湖南双峰物流园火灾调查对公安机关依法履职起到推动作用的案例,通过追究市场监管部门的监管职责和生产、销售、改装企业的产品质量责任,切实推动部门依法履职,生产、销售企业合规经营。 (二)摒弃法律标准制定的完美主义倾向。住建部在部分地区试点既有建筑改建不适用最新消防技术标准,颇受社会单位欢迎。建议顶层设计时聚焦主要矛盾,解决迫切问题,给基层监管人员容错空间,避免因为很难做到而干脆不做,任由隐患遍地开花。 最后引用一位基层街道分管领导的话结束此文:“电动车火灾隐患治理要有把癌症治成炎症的担当,否则就会出现一方面坚决要求根治,一方面遍地都是癌症的窘境。” 辖区总共有电动车30万辆,根据最新的问卷调查,目前仍有7.5%(2.25万辆)的车辆在户内或者楼梯间停放充电,工作正在爬坡过坎期,需要持之以恒,也希望众神保佑苍生都平平安安。
2021-09-24
48149
工业建筑防火分区的防火分隔
工业建筑的防火分区之间要用防火墙进行防火分隔,防火墙的耐火极限应为3h,其中甲、乙类厂房和甲、乙、丙类仓库内的防火墙,其耐火极限不应低于4.00h。 乙类仓库内防火分区之间的防火墙不应开设门、窗、洞口。丙、丁、戊类仓库,在实际使用中确因物流等使用需要开口的部位,需采用与防火墙等效的措施进行分隔,如甲级防火门、防火卷帘,开口部位的宽度≤0m,高度≤4.0m,以保证该部位分隔的有效性。 甲类厂房只能用防火墙分隔(可开甲级门窗,不允许采用防火卷帘、防火分隔水幕)。一、二级耐火等级乙、丙、丁、戊类厂房,当其防火分区的建筑面积大于规定, 且设置防火墙确有困难时,可采用防火卷帘或防火分隔水幕分隔。知识点见下表,会更清楚。希望大家对比掌握。
2021-09-23
58649
消防产品技术鉴定工作规范
新研制的尚未制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消防产品的实行技术鉴定。技术鉴定机构应成立消防产品技术鉴定专家委员会,对委托的技术鉴定产品进行标准审核和产品设计审核。 技术鉴定模式:文件资料审核+型式检验+工厂检查+获证后跟踪调查。 技术鉴定基本环节:委托受理、文件资料审核、型式检验、工厂检查、鉴定结果评价与批准、获证后跟踪调查。 文件资料审核:技术鉴定机构对委托人提交的资料进行初审。初审合格的,由专家委员会进行标准审核和产品设计审核;初审不合格的,书面通知委托人。 型式检验:型式检验应按企业标准规定进行。试验样品由委托人送样并应满足以下条件:样品数量应满足企业标准的规定;样品必须是近10个月生产的产品,并且在产品有效期内。型式检验合格的,进行工厂检查;型式检验不合格的,终止本次技术鉴定。 工厂检查:对于资料审核和型式检验均合格的,技术鉴定机构应安排工厂检查组开展工厂检查工作。检查组人员由符合技术鉴定机构规定的人员组成,不得少于2人。委托人工厂条件应满足《消防产品技术鉴定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的规定。 鉴定结果评价与批准:技术鉴定机构负责对产品技术鉴定的全部资料进行汇总与评定。经鉴定认为消防产品符合消防安全要求的,技术鉴定机构应当在接受委托之日起90日内(消防产品检验时间不计入技术鉴定时限)颁发消防产品技术鉴定证书;认为不符合消防安全要求的,应当书面通知委托人,并说明理由。经技术鉴定合格的消防产品,由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予以发布。消防产品技术鉴定证书有效期为3年。在消防产品技术鉴定证书有效期内,相关消防产品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颁布施行的,生产者应当保证生产的消防产品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 获证后跟踪调查:对己获技术鉴定证书的产品,自证书批准之日起,技术鉴定机构应组织跟踪调查,每年至少一次。遇有不可抗力因素影响时,经持证人申请,可将监督检查时间推迟三至六个月,推迟检查期间应保持证书有效状态。跟踪调查采用下列方式之一进行:监督检查和监督检验;监督检查;监督检验。技术鉴定机构经评价做出监督结论,并将监督结论通知证书持有者,监督结论分为通过和不通过两种。
2021-09-22
49257
消防控制室有什么硬件要求?值班人员要做好哪些事?一文读懂→
今年8月,《高层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规定》正式实施。新规明确规定:消防控制室未按照规定落实值班制度、值班人员无证或证不符合要求的情形,将受到罚款处罚。 消防控制室是设有火灾自动报警控制设备和消防控制设备,用于接收、显示、处理火灾报警信号,控制相关消防设施的专门处所,被形象地称为建筑消防设施的“心脏”。 那么消防控制室有什么硬件要求?对人员能力有什么要求?应急程序是怎么样的? 硬件设置要求 消防控制室内设置的消防设备应包括:火灾报警控制器、消防联动控制器、消防控制室图形显示装置、消防电话总机、消防应急广播控制装置、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控制装置、消防电源监控器等设备,或具有相应功能的组合设备。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消火栓系统、防排烟系统、消防应急广播等联动控制系统要处于自动状态。控制室联动控制器宜能显示消防水箱、消防水池液位状态。 消防控制室资料 消防控制室内应保存下列纸质和电子档案资料: 1. 建(构)筑物竣工后的总平面布局图、建筑消防设施平面布置图、建筑消防设施系统图及安全出口布置图、重点部位位置图等; 2. 消防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应急灭火预案、应急疏散预案等; 3. 消防安全组织结构图,包括消防安全责任人、管理人、专职、义务消防人员等内容; 4. 消防安全培训记录、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的演练记录; 5. 值班情况、消防安全检查情况及巡查情况的记录; 6. 消防设施一览表,包括消防设施的类型、数量、状态等内容; 7. 消防系统控制逻辑关系说明、设备使用说明书、系统操作规程、系统和设备维护保养制度等; 8. 设备运行状况、接报警记录、火灾处理情况、设备检修检测报告等资料,这些资料应能定期保存和归档。 人员配备和能力要求 每日24h专人值班制度,每班不应少于2人,值班人员应持有消防控制室操作职业资格证书。 值班人员能熟练掌握消防联动控制器自检、查询、屏蔽、复位、消音、打印、显示、自动手动切换等基本功能,会正确报告火警、启动应急处置预案。 值班人员会远程启动喷淋泵、消火栓泵、防排烟风机,会操作消防栓泵和喷淋泵的启停及自动与手动转换、会手动启动防排烟风机、会检查测试末端试水装置、会运用压力开关直接启动喷淋泵、会使用消防广播引导疏散。 值班人员要如实、及时填写值班记录。值班人员对火灾报警控制器进行日检查、接班、交班时及值班时,应及时记录消防控制室内火灾报警控制器或电气火灾监控设备等设备所发生的火警,故障,监控等信息,并如实填写《消防控制室值班记录表》的相关内容。如一切正常运行,值班期间每2h记录一次消防控制室内消防设备的运行情况。 消防控制室应急程序 消防控制室的值班应急程序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接到火灾警报后,值班人员应立即以最快方式确认。 2. 火灾确认后,值班人员应立即确认火灾报警联动控制开关处于自动状态,同时拨打“119”报警,报警时应说明着火单位地点、起火部位、着火物种类、火势大小、报警人姓名和联系电话。 3. 值班人员应立即启动单位内部应急疏散和灭火预案,并同时报告单位负责人。 4. 当确认为误报警时,将系统恢复到正常工作状态,准确记录误报的时间、部位、原因及处理情况,并将误报情况向单位领导汇报。
2021-09-18
53964
各类管道管径汇总
一、DN65 餐饮、商店等商业设施通过有顶棚的步行街连接,且步行街两侧的建筑需利用步行街进行安全疏散时,步行街两侧建筑的商铺外应每隔30m设置DN65的消火栓。建筑高度≤27m的住宅建筑,设置室内消火栓系统确有困难时,可只设置干式消防竖管和不带消火栓箱的DN65的室内消火栓。室内消火栓应采用DN65消火栓。每台消防水泵出水管上应设置DN65的试水管。 二、DN75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等自动水灭火系统末端试水装置处的排水立管管径不宜小于DN75。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等自动水灭火系统末端试水装置处的排水立管管径,应根据末端试水装置的泄流量确定,并不宜小于DN75。 三、DN100 消防水池进水管不应小于DN100。高位消防水箱溢流管的直径不应小于DN100。高位消防水箱出水管管径不应小于DN100。城镇人口小于2.5万人时,接市政管网的环状管网管径不应小于DN100,枝状管网不宜小于DN150。室外消防给水管网管道的直径不应小于DN100。室内消火栓竖管管径不应小于DN100。报警阀处的排水立管宜为DN100。减压阀处的压力试验排水管道直径应根据减压阀流量确定,但不应小于DN100。 四、DN150 消防水泵的吸水管穿越消防水池时,应采用柔性套管;采用刚性防水套管时应在水泵吸水管上设置柔性接头,且管径不应大于DN150。当市政给水管网设有市政消火栓时,市政消火栓宜采用直径DN150的室外消火栓。 五、DN200 连接消防水鹤的市政给水管的管径不宜小于DN200。接市政消火栓的环状给水管网的管径不应小于DN150,枝状管网的管径不宜小于DN200。 六、其它 干式系统、预作用系统的供气管道,采用钢管时,管径不宜小于15mm;采用铜管时,管径不宜小于10mm。住宅户内宜在生活给水管道上预留一个接DN15消防软管或轻便水龙的接口。水力警铃的工作压力不应小于0.05MPa,与报警阀连接的管道,其管径应为20mm,总长不宜大于20m。短立管及末端试水装置的连接管径不应小于25mm。每个报警阀组控制的最不利点洒水喷头处应设末端试水装置,其他防火分区、楼层均应设直径为25mm的试水阀。高位消防水箱进水管的管径不应小于DN32,进水管宜设置液位阀或浮球阀。干粉灭火系统中喷头的单孔直径不得小于6mm。消防水泵吸水管和出水管上应设置压力表,压力表的直径不应小于100mm,应采用直径不小于6mm的管道与消防水泵进出口管相接,并应设置关断阀门。消防水泵吸水管可设置管道过滤器,管道过滤器的过水面积应大于管道过水面积的4倍,且孔径不宜小于3mm。室内消火栓应配置公称直径65有内衬里的消防水带,长度不宜超过25.0m;消防软管卷盘应配置内径不小于ф19的消防软管,其长度宜为30.0m;轻便水龙应配置公称直径25有内衬里的消防水带,长度宜为30.0m;宜配置当量喷嘴直径16mm或19mm的消防水枪,但当消火栓设计流量为2.5L/s时宜配置当量喷嘴直径11mm或13mm的消防水枪;消防软管卷盘和轻便水龙应配置当量喷嘴直径6mm的消防水枪。
2021-09-17
48832
与《刑法》有关的消防安全处罚,记住就拿分!
消防安全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本节主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关于消防安全的处罚知识点。 《刑法》中消防相关的七项罪名在历年案例分析考试中分值约占4分,每年综合能力也是必考内容。各位学员来跟老师一起学习这期内容吧!
2021-09-16
58704
气体灭火控制器
气体灭火系统由专用的气体灭火控制器控制。气体灭火控制器应具有中文功能标注,用文字显示信息时应采用中文。气体灭火控制器应能直接或间接控制其连接的气体灭火设备和相关设备。 气体灭火控制器接收启动控制信号后,应能按预置逻辑完成以下功能:发出声、光信号,记录时间,声信号应能手动消除,当再次有启动控制信号输入时,应能再次启动;启动声光警报器进入延时,延时期间应有延时光指示,显示延时时间和保护区域,关闭保护区域的防火门、窗和防火阀等,停止通风空调系统;延时结束后,发出启动喷洒控制信号,并有光指示,启动保护区域的喷洒光警报器;气体喷洒阶段应发出相应的声、光信号并保持至复位,记录时间。气体灭火控制器的延时启动功能应满足下述要求:延时时间应在0s~30s内可调;延时期间,应能手动停止后续动作。 气体灭火控制器应有手动和自动控制功能,并有控制状态指示,控制状态应不受复位操作的影响。气体灭火控制器在自动状态下,手动插入操作优先;手动停止后,如再有启动控制信号,应按预置逻辑工作。气体灭火控制器的气体喷洒声信号应优先于启动控制声信号和故障声信号;启动控制声信号应优先于故障声信号。气体灭火控制器每个保护区域应设独立的工作状态指示灯。气体灭火控制器应具有分别启动和停止保护区域声光警报器的功能。 气体灭火控制器应能接收消防联动控制器的联动信号。气体灭火控制器应能向消防联动控制器发送启动控制信号、延时信号、启动喷洒控制信号、气体喷洒信号、故障信号、选择阀和瓶头阀动作信息。消防联动控制器对管网气体灭火系统的控制和显示还应满足下述要求:接收并显示气体灭火控制器的手动和自动工作状态;接收并显示设置在保护区域的手动/自动转换装置的手动和自动工作状态;接收并显示保护区域内的启动控制信号、延时和喷洒各阶段的状态信息;能向气体灭火控制器发出联动控制信号。
2021-09-15
51658
住宅建筑的几个临界高度
住宅建筑的几个临界高度21m、27m、33m、54m、100m在学习的过程中经常遇到,今天小编从防火角度给大家仔细的分析一下这几个临界高度,帮助大家掌握记忆。 从建筑防火角度,住宅建筑的主要临界高度为21m、27m、33m、54m、100m,这种划分方式,主要是为了与原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1995中7层、9层、11层、18层的划分标准一致。住宅层高约3m,7层、9层、11层、18层的大约高度分别为21m、27m、33m、54m。它们的防火意义如下: 21m:消防员从楼梯攀登的有利登高高度。消防员从楼梯攀登的有利登高高度一般不大于23m,超出21m的住宅建筑,需要适应加强防火措施。 27m:住宅高层建筑的分界。高层建筑的设计,在防火上应立足于自防、自救,相对单多层建筑,无论是建筑构件、防火分区、安全疏散、灭火救援,还是保温装饰、消防设施等,高层建筑都有更高要求。建筑高度大于27m的住宅建筑,属于高层住宅建筑,其中,建筑高度大于27m且不大于54m的住宅建筑,属于二类高层住宅建筑。 33m:当前消防救援能力的有效救援高度主要为 32m和52m,建筑高度超过32m(33m)的建筑,有更高的建筑防火要求。 54m:一类高层住宅建筑。一类高层建筑发生火灾,疏散和扑救都很困难,容易造成大的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无论是建筑防火还是消防设施,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00m:是目前举高消防车的最大工作高度,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建筑,通常称为超高层建筑,现行规范提出了诸多加强性防火措施要求。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住宅建筑,属于超高层民用建筑。 因此,诸多防火要求也和这几个数字相关,大家应该熟练掌握。
2021-09-14
52428
办公室火灾预防措施
2021-09-13
57382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数字考点汇总
一、温度 1、环境温度不低于4℃且不高于70℃的场所,应采用湿式系统。2、环境温度低于4℃或高于70℃的场所,应采用干式系统。3、闭式系统的洒水喷头,其公称动作温度宜高于环境最高温度30℃。4、供水设施安装时,环境温度不应低于5℃;当环境温度低于5℃时,应采取防冻措施。5、水压试验时环境温度不宜低于5℃,当低于5℃时,水压试验应采取防冻措施。 二、距离 1、系统组件①每个报警阀组供水的最高与最低位置洒水喷头,其高程差不宜大于50m。②报警阀组的安装应在供水管网试压、冲洗合格后进行。安装时应先安装水源控制阀、报警阀,然后进行报警阀辅助管道的连接。水源控制阀、报警阀与配水干管的连接,应使水流方向一致。报警阀组安装的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报警阀组应安装在便于操作的明显位置,距室内地面高度宜为1.2m;两侧与墙的距离不应小于0.5m;正面与墙的距离不应小于1.2m;报警阀组凸出部位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0.5m。安装报警阀组的室内地面应有排水设施,排水能力应满足报警阀调试、验收和利用试水阀门泄空系统管道的要求。③水力警铃的工作压力不应小于0.05MPa,应设在有人值班的地点附近或公共通道的外墙上;与报警阀连接的管道,其管径应为20mm,总长不宜大于20m。④末端试水装置和试水阀应有标识,距地面的高度宜为1.5m,并应采取不被他用的措施。 2、供水组件①高位消防水箱、消防水池的容积、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安装时,池(箱)外壁与建筑本体结构墙面或其他池壁之间的净距,应满足施工或装配的需要。无管道的侧面,净距不宜小于0.7m;安装有管道的侧面,净距不宜小于1.0m,且管道外壁与建筑本体墙面之间的通道宽度不宜小于0.6m;设有人孔的池顶,顶板面与上面建筑本体板底的净空不应小于0.8m,拼装形式的高位消防水箱底与所在地坪的距离不宜小于0.5m。②消防水泵接合器应安装在便于消防车接近的人行道或非机动车行驶地段,距室外消火栓或消防水池的距离宜为15m~40m;墙壁消防水泵接合器安装高度距地面宜为0.7m;与墙面上的门、窗、孔、洞的净距离不应小于2.0m,且不应安装在玻璃幕墙下方;地下消防水泵接合器的安装,应使进水口与井盖底面的距离不大于0.4m,且不应小于井盖的半径。 3、管道①管道穿过建筑物的变形缝时,应采取抗变形措施。穿过墙体或楼板时应加设套管,套管长度不得小于墙体厚度,穿过楼板的套管其顶部应高出装饰地面20mm:穿过卫生间或厨房楼板的套管,其顶部应高出装饰地面50mm,且套管底部应与楼板底面相平。套管与管道的间隙应采用不燃材料填塞密实。②配水干管、配水管应做红色或红色环圈标志。红色环圈标志,宽度不应小于20mm,间隔不宜大于4m,在一个独立的单元内环圈不宜少于2处。③洒水喷头与配水管道采用消防洒水软管连接时,消防洒水软管仅适用于轻危险级或中危险级Ⅰ级场所,且系统应为湿式系统;消防洒水软管应设置在吊顶内;消防洒水软管的长度不应超过1.8m。 4、其他①消防气压给水设备安装位置、进水管及出水管方向应符合设计要求;出水管上应设止回阀,安装时其四周应设检修通道,其宽度不宜小于0.7m,消防气压给水设备顶部至楼板或梁底的距离不宜小于0.6m。②当梁、通风管道、排管、桥架宽度大于1.2m时,增设的喷头应安装在其腹面以下部位。③直立型、下垂型标准覆盖面积洒水喷头的布置,包括同一根配水支管上喷头的间距及相邻配水支管的间距,应根据设置场所的火灾危险等级、洒水喷头类型和工作压力确定,并不应大于规范规定,且不应小于1.8m。④自动喷水灭火系统采用氯化聚氯乙烯(PVC-C)管材及管件时,设置场所的火灾危险等级应为轻危险级或中危险级Ⅰ级,系统应为湿式系统,并采用快速响应洒水喷头。当设置在无吊顶场所时,该场所应为轻危险级场所,顶板应为水平、光滑顶板,且喷头溅水盘与顶板的距离不应大于100mm。⑤防火分隔水幕的喷头布置,应保证水幕的宽度不小于6m。采用水幕喷头时,喷头不应少于3排;采用开式洒水喷头时,喷头不应少于2排。防护冷却水幕的喷头宜布置成单排。⑥防护冷却水幕应直接将水喷向被保护对象,防火分隔水幕不宜用于尺寸超过15m(宽)×8m(高)的开口(舞台口除外)。 三、压力 1、稳压泵的设计压力应保持系统最不利点处水灭火设施在准工作状态时的静水压力应大于0.15MPa。2、自喷系统最不利点处洒水喷头的工作压力不应低于0.05MPa。3、利用有压气体作为系统启动介质的干式系统和预作用系统,其配水管道内的气压值应根据报警阀的技术性能确定;利用有压气体检测管道是否严密的预作用系统,配水管道内的气压值不宜小于0.03MPa,且不宜大于0.05MPa。4、配水管道的工作压力不应大于1.20MPa,并不应设置其他用水设施。5、轻危险级、中危险级场所中各配水管入口的压力均不宜大于0.40MPa。6、闭式喷头现场检查时应进行密封性能试验,以无渗漏、无损伤为合格。试验数量应从每批中抽查1%,并不得少于5只,试验压力应为3.0MPa,保压时间不得少于3min。当两只及两只以上不合格时,不得使用该批喷头。当仅有一只不合格时,应再抽查2%,并不得少于10只,并重新进行密封性能试验;当仍有不合格时,亦不得使用该批喷头。7、报警阀进场检查时应进行渗漏试验,试验压力应为额定工作压力的2倍,保压时间不应小于5min,阀瓣处应无渗漏。8、当系统设计工作压力等于或小于1.0MPa时,水压强度试验压力应为设计工作压力的1.5倍,并不应低于1.4MPa;当系统设计工作压力大于1.0MPa时,水压强度试验压力应为该工作压力加0.4MPa。9、水压强度试验的测试点应设在系统管网的最低点。对管网注水时应将管网内的空气排净,并应缓慢升压,达到试验压力后稳压30min后,管网应无泄漏、无变形,且压力降不应大于0.05MPa。10、水压严密性试验应在水压强度试验和管网冲洗合格后进行。试验压力应为设计工作压力,稳压24h,应无泄漏。11、气压严密性试验压力应为0.28MPa,且稳压24h,压力降不应大于0.01MPa。 符合下列条件时,消防给水系统应分区供水:①系统工作压力大于2.40MPa。②消火栓栓口处静压大于1.0MPa。③自动水灭火系统报警阀处的工作压力大于1.60MPa或喷头处的工作压力大于1.20MPa。 四、管径 1、每个报警阀组控制的最不利点洒水喷头处应设末端试水装置,其他防火分区、楼层均应设直径为25mm的试水阀。2、末端试水装置应由试水阀、压力表以及试水接头组成。试水接头出水口的流量系数,应等同于同楼层或防火分区内的最小流量系数洒水喷头。末端试水装置的出水,应采取孔口出流的方式排入排水管道,排水立管宜设伸顶通气管,且管径不应小于75mm。3、短立管及末端试水装置的连接管,其管径不应小于25mm。4、干式系统、预作用系统的供气管道,采用钢管时,管径不宜小于15mm;采用铜管时,管径不宜小于10mm。5、高位消防水箱的出水管应符合下列规定:①应设止回阀,并应与报警阀入口前管道连接。②出水管管径应经计算确定,且不应小于100mm。 五、时间 1、除规范另有规定外,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持续喷水时间应按火灾延续时间不小于1h确定。2、当采用防护冷却系统保护防火卷帘、防火玻璃墙等防火分隔设施时,系统应独立设置,持续喷水时间不应小于系统设置部位的耐火极限要求。3、水幕系统持续喷水时间不应小于系统设置部位的耐火极限要求。4、干式系统、由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充气管道上设置的压力开关开启预作用装置的预作用系统,其配水管道充水时间不宜大于1min;雨淋系统和仅由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联动开启预作用装置的预作用系统,其配水管道充水时间不宜大于2min。5、局部应用系统应采用快速响应洒水喷头,喷水强度应符合规范规定,持续喷水时间不应低于0.5h。6、湿式报警阀调试时,在末端装置处放水,当湿式报警阀进口水压大于0.14MPa、放水流量大于1L/s时,报警阀应及时启动;带延迟器的水力警铃应在5s~90s内发出报警铃声,不带延迟器的水力警铃应在15s内发出报警铃声;压力开关应及时动作,启动消防泵并反馈信号。7、雨淋阀调试宜利用检测、试验管道进行。自动和手动方式启动的雨淋阀,应在15s之内启动;公称直径大于200mm的雨淋阀调试时,应在60s之内启动。雨淋阀调试时,当报警水压为0.05MPa时,水力警铃应发出报警铃声。8、湿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最不利点做末端放水试验时,自放水开始至水泵启动时间不应超过5mim。9、备用电源切换时,消防水泵应在1min或2min内投入正常运行。自动或手动启动消防泵时应在55s内投入正常运行。10、打开末端试(放)水装置,当流量达到报警阀动作流量时,湿式报警阀和压力开关应及时动作,带延迟器的报警阀应在90s内压力开关动作,不带延迟器的报警阀应在15s内压力开关动作。雨淋报警阀动作后15s内压力开关动作。
2021-09-10
49335
占地面积、建筑面积、使用面积、净面积的区别
占地面积、建筑面积、使用面积、净面积四个面积在学习的过程中经常容易混淆,今天小编给大家仔细的分析一下建筑面积、占地面积、净面积、使用面积这几个知识点的区别。
2021-09-09
58033
干货!建筑防火高频考点:防火分隔
01防火分区分隔要求 1.厂房防火分区之间应采用防火墙分隔。除甲类厂房外的一、二级耐火等级厂房,当其防火分区的建筑面积大于规范规定,且设置防火墙确有困难时,可采用防火卷帘或防火分隔水幕分隔。采用防火卷帘或防火分隔水幕分隔时,应符合相关规定。 2.仓库内的防火分区之间必须采用防火墙分隔,甲、乙类仓库内防火分区之间的防火墙不应开设门、窗、洞口。 3.丙、丁、戊类仓库,在实际使用中确因物流等使用需要开口的部位,需采用与防火墙等效的措施进行分隔,如甲级防火门、防火卷帘,开口部位的宽度一般控制在不大于6.0m,高度最好控制在4.0m以下,以保证该部位分隔的有效性。 4.民用建筑防火分区之间应采用防火墙分隔,确有困难时,可采用防火卷帘等防火分隔设施分隔。采用防火卷帘分隔时,应符合相关规定。 说明:民用建筑防火分区之间的分隔是建筑内防止火灾在分区之间蔓延的关键防线,因此要采用防火墙进行分隔。如果因使用功能需要不能采用防火墙分隔时,可以采用防火卷帘、防火分隔水幕、防火玻璃或防火门进行分隔,但要认真研究其与防火墙的等效性。 02防火分隔设施与措施 1.防火墙 1)防火墙应直接设置在建筑的基础或框架、梁等承重结构上,框架、梁等承重结构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防火墙的耐火极限。 2)防火墙应从楼地面基层隔断至梁、楼板或屋面板的底面基层。当高层厂房(仓库)屋顶承重结构和屋面板的耐火极限低于1.00h,其他建筑屋顶承重结构和屋面板的耐火极限低于0.50h时,防火墙应高出屋面0.5m以上。 3)防火墙横截面中心线水平距离天窗端面小于4.0m,且天窗端面为可燃性墙体时,应采取防止火势蔓延的措施。 4)建筑外墙为难燃性或可燃性墙体时,防火墙应凸出墙的外表面0.4m以上,且防火墙两侧的外墙均应为宽度均不小于2.0m的不燃性墙体,其耐火极限不应低于外墙的耐火极限。 建筑外墙为不燃性墙体时,防火墙可不凸出墙的外表面,紧靠防火墙两侧的门、窗、洞口之间最近边缘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2.0m;采取设置乙级防火窗等防止火灾水平蔓延的措施时,该距离不限。 5)建筑内的防火墙不宜设置在转角处,确需设置时,内转角两侧墙上的门、窗、洞口之间最近边缘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4.0m;采取设置乙级防火窗等防止火灾水平蔓延的措施时,该距离不限。 6)防火墙上不应开设门、窗、洞口,确需开设时,应设置不可开启或火灾时能自动关闭的甲级防火门、窗。可燃气体和甲、乙、丙类液体的管道严禁穿过防火墙。防火墙内不应设置排气道。 7)防火墙的构造应能在防火墙任意一侧的屋架、梁、楼板等受到火灾的影响而破坏时,不会导致防火墙倒塌。 2.防火隔墙 建筑内的防火隔墙应从楼地面基层隔断至梁、楼板或屋面板的底面基层,其耐火极限应符合相关要求。 3.防火卷帘 防火分隔部位设置防火卷帘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除中庭外,当防火分隔部位的宽度不大于30m时,防火卷帘的宽度不应大于10m;当防火分隔部位的宽度大于30m时,防火卷帘的宽度不应大于该部位宽度的1/3,且不应大于20m。 2)防火卷帘应具有火灾时靠自重自动关闭功能。 3)除规范另有规定外,防火卷帘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规范对所设置部位墙体的耐火极限要求。 4)当防火卷帘的耐火极限符合相关规范有关耐火完整性和耐火隔热性的判定条件时,可不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保护。 5)当防火卷帘的耐火极限仅符合相关规范有关耐火完整性的判定条件时,应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保护。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设计应符合相关规定,但火灾延续时间不应小于该防火卷帘的耐火极限。 6)防火卷帘应具有防烟性能,与楼板、梁、墙、柱之间的空隙应采用防火封堵材料封堵。 7)需在火灾时自动降落的防火卷帘,应具有信号反馈的功能。 8)其他要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防火卷帘》GB14102规定。 4.防火分隔水幕 1)防火分隔水幕设计参数应符合下表规定: 2)系统持续喷水时间不应小于系统设置部位的耐火极限要求。 3)防火分隔水幕的喷头布置,应保证水幕的宽度不小于6m。采用水幕喷头时,喷头不应少于3排;采用开式洒水喷头时,喷头不应少于2排。 5.防火门、窗 1)防火门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设置在建筑内经常有人通行处的防火门宜采用常开防火门。常开防火门应能在火灾时自行关闭,并应具有信号反馈的功能。 除允许设置常开防火门的位置外,其他位置的防火门均应采用常闭防火门。常闭防火门应在其明显位置设置“保持防火门关闭”等提示标识。 除管井检修门和住宅的户门外,防火门应具有自行关闭功能。双扇防火门应具有按顺序自行关闭的功能。 防火门应能在其内外两侧手动开启。(人员密集场所内平时需要控制人员随意出入的疏散门和设置门禁系统的住宅、宿舍、公寓建筑的外门,应保证火灾时不需使用钥匙等任何工具即能从内部易于打开,并应在显著位置设置具有使用提示的标识) 设置在建筑变形缝附近时,防火门应设置在楼层较多的一侧,并应保证防火门开启时门扇不跨越变形缝。 防火门关闭后应具有防烟性能。 甲、乙、丙级防火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防火门》GB12955的规定。 2)设置在防火墙、防火隔墙上的防火窗,应采用不可开启的窗扇或具有火灾时能自行关闭的功能。防火窗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防火窗》GB16809的有关规定。 03特殊场所 1.总建筑面积大于20000㎡的地下或半地下商店 1)应采用无门、窗、洞口的防火墙、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楼板分隔为多个建筑面积不大于20000㎡的区域。 2)相邻区域确需局部连通时,应采用下沉式广场等室外开敞空间、防火隔间、避难走道、防烟楼梯间等方式进行连通。 3)下沉式广场等室外开敞空间应能防止相邻区域的火灾蔓延和便于安全疏散,并应符合规范相关规定。 4)防火隔间的墙应为耐火极限不低于3.00h的防火隔墙,并应符合规范相关规定。 5)避难走道应符合规范相关规定。 6)防烟楼梯间的门应采用甲级防火门。 2.中庭 建筑内设置中庭时,其防火分区的建筑面积应按上、下层相连通的建筑面积叠加计算;当叠加计算后的建筑面积大于规范规定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采用防火隔墙与周围连通空间应进行防火分隔时,其耐火极限不应低于1.00h。 2)采用防火玻璃墙与周围连通空间应进行防火分隔时,其耐火隔热性和耐火完整性不应低于1.00h。 3)采用耐火完整性不低于1.00h的非隔热性防火玻璃墙与周围连通空间应进行防火分隔时,应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进行保护。 4)采用防火卷帘与周围连通空间应进行防火分隔时,其耐火极限不应低于3.00h,并应符合相关规定。 5)与中庭相连通的门、窗,应采用火灾时能自行关闭的甲级防火门、窗。 6)高层建筑内的中庭回廊应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7)中庭应设置排烟设施。 8)中庭内不应布置可燃物。
2021-09-08
49784
<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
友情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
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查询网
中国国家人才网
中国就业网
中国人事考试网
中国消防协会
中国消防科普网
安全管理网
中国国家应急广播
社会消防技术服务信息系统
中国消防救援网
全国
北京
北京市
通州
安徽
合肥市
芜湖市
池州市
蚌埠市
宣城市
滁州市
安庆市
宿州市
铜陵
重庆
重庆市
福建
福州市
泉州市
三明市
漳州市
厦门市
广东
广州市
汕头市
佛山市
深圳市
惠州市
云浮
广西
南宁市
柳州
贵州
贵阳市
黔东南州
遵义市
黔南州
甘肃
甘肃
湖北
武汉市
黄石市
宜昌市
荆门市
咸宁市
襄阳市
仙桃市
河南
郑州市
平顶山市
焦作市
河北
石家庄市
唐山市
黑龙江
哈尔滨市
海南
海口市
湖南
长沙市
常德市
岳阳市
衡阳市
怀化市
江西
南昌市
九江市
赣州市
宜春市
吉林
延吉市
长春市
通化市
四平市
江苏
南京市
常州市
南通市
宿迁市
徐州市
苏州市
无锡市
扬州市
淮安市
连云港市
泰州市
镇江市
盐城市
常熟市
辽宁
大连市
抚顺市
沈阳市
鞍山市
锦州市
内蒙古
呼和浩特
包头市
宁夏
银川市
青海
西宁市
山西
晋中
临汾市
长治市
太原
上海
上海市
山东
济南市
泰安市
临沂市
潍坊市
日照市
烟台市
威海市
济宁市
淄博市
东营市
青岛市
滨州市
聊城市
德州市
菏泽
四川
成都市
绵阳市
南充市
陕西
西安市
榆林市
汉中市
宝鸡市
渭南市
咸阳市
天津
天津(华苑)
天津(经开区)
新疆
乌鲁木齐市
克拉玛依市
伊宁市
云南
昆明市
浙江
杭州市
宁波市
嘉兴市
湖州市
温州市
台州市
衢州市
金华市
舟山市
义乌市
欢迎来到清大东方消防学校
离您最近的校区:
北京
通州
北京
安徽
芜湖
合肥
铜陵
宿州
安庆
滁州
宣城
蚌埠
池州
重庆
重庆
福建
漳州
三明
泉州
厦门
福州
广东
惠州
深圳
佛山
汕头
广州
云浮
广西
柳州
南宁
贵州
贵阳
黔南州
遵义
黔东南州
甘肃
甘肃
湖北
仙桃
襄阳
咸宁
荆门
宜昌
黄石
武汉
河南
平顶山
郑州
焦作
河北
石家庄
唐山
黑龙江
哈尔滨
海南
海口
湖南
怀化
衡阳
岳阳
常德
长沙
江西
宜春
赣州
九江
南昌
吉林
四平
通化
长春
延吉
江苏
盐城
镇江
泰州
常熟
连云港
淮安
扬州
无锡
苏州
徐州
宿迁
南通
常州
南京
辽宁
鞍山
锦州
抚顺
大连
沈阳
内蒙古
呼和浩特
包头
宁夏
银川
青海
西宁
山西
晋中
长治
临汾
太原
上海
上海
山东
德州
菏泽
聊城
滨州
青岛
东营
淄博
济宁
威海
烟台
日照
潍坊
临沂
泰安
济南
四川
南充
绵阳
成都
陕西
西安
宝鸡
汉中
榆林
渭南
咸阳
天津
天津(经开区)
天津(华苑)
新疆
伊宁
克拉玛依
乌鲁木齐
云南
昆明
浙江
义乌
舟山
金华
衢州
台州
温州
湖州
嘉兴
宁波
杭州
在线留言
请正确填写以下信息内容,清大东方教育顾问将在两个工作日内回复您
在线留言提交
客服
公众号
小程序
电话
4001-888-119
全国
培训项目
消防设施操作员培训
社会消防安全教育培训
注册消防工程师培训
消防员培训
消防专业学历教育
关于我们